杨飞云 官方网站

http://yangfeiyun.zxart.cn/

杨飞云

杨飞云

粉丝:43939

作品总数:18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1954年生于内蒙古。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82-1984年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84-2006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89年赴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考察、学...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未提供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杨飞云:觉者 路远

华夏收藏网讯 杨飞云以其静穆而崇高的古典主义美质享誉中国画坛,艺术上的精深至纯与思想境地的开阔深邃是他生命的一体两面。他秉持儒之仁义,追求道之天人合一,具足禅的智慧,心怀基督的博爱......如果越过形式的藩篱,或者将视点换一个高度,我们就可以看到,人类所有思想攀登之路的终极都指向同一座峰顶。他,是一位觉者,与真善美同行,他走了很远的路,他还有更远的路要走。他,在继往开来的路上。

访谈 精粹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我们都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同时也知道,只有一点的知识,它将会使人心倾向于无神,而更大的知识,则会使人复归于神。”杨飞云在承续这一时期欧洲古典油画真髓的路上可谓走得更为深远。他融立体的、全景式的文艺视角和自觉、觉他之后觉而有情的大爱之心于严谨精微的写实语言中,并着力在人性中体现神性的品质,从而将中国写实油画艺术推向新的精神高峰:“我渴望以自己一颗仰望的心、切切感恩的心,去礼赞那存在于万物生命中的美质;以信心和虔诚,用平实而确凿的绘画要素,终其一生,去表现令我感动并让我在纯净中体验到的那个超然境界。”

杨飞云以他的天性禀赋和日复一日的切磋琢磨,在丈尺画布之上,在坚忍与理性的秩序下构筑着理想中真善美的乾坤心宇。作为个人,他不过是自油画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多“明星”中的一个,但以他所坚守的美质为原点出发,沿着寻源问道求索之线,一定可以心聆古典油画艺术的真谛。以此为经,织进国画历史之纬,或可显见我们民族文化艺术全景之一斑。

美之为美唯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约翰韦伯说:“画家是眼睛,物只是存在,它们等着被发现被关注,像是被认领的生命。”真诚,是人与人乃至与世间万物沟通的前提,更是艺术家得以发现美和真理的必备素质。杨飞云对写生的偏爱与持重始终贯彻着他的率真、诚恳、专注、忘我,“我祈求,让我的灵魂苏醒,常存饥渴慕义的心,在全然的生命活力中,有教养有法度地去拥抱那存在于我们四周纯正的、鲜活的、质朴的大美,令我活着、做着就时时感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他看来,艺术的一切生机皆出自于和自然真诚的交流,他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正是在探究心灵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体味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带来的超然与和谐时,呈现在画布上的纯粹语言本身也就具有了自然的优美和节奏。

杨飞云主张走进自然,关注现实生活,重新回到绘画的本体,站在审美的原点出发,以赤热的心和纯真的眼,去礼赞自然、热爱生命。与此相应的是,他把关于人生,关于真善美,关于爱与信仰的理解倾力灌注在室内“沉甸甸”的人物身上。统一而单纯的背景色域上,人物姿态宁静安详,外轮廓线的圆浑流畅及整个形体的扁平化处理,使人物形象变得单纯、明朗、大方。在整体提升油画语言品质和深入塑造形象的基础上,杨飞云更加注重作品内涵的丰富与画面整体的和谐,他认为一个好画家是集精神、学养、技巧三者于一身的,“没有精神就没有生命,没有学养就没有水平,没有技巧就没有能力。”他将质朴清新的中国传统文化品质与西方油画典雅温润的语言特质完美融合,演绎出了油画的中国情趣和中国内涵。

通过将直接写生获得的体验和画理研究结合起来,杨飞云在绘画的路上越走越远。观察、理解、选择、把握、想象等写生训练得来的质素,以及深厚扎实的油画技巧,使他能够自如地将心神倾注在语言的整体节奏关系上。“用自己的手法,传达自己的情绪,使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感性与理性同在,形神兼备”——在主次秩序、色彩关系、形象比例及节奏韵律协调完善的基础上,杨飞云追求的是主观与客观、刻画与表现、造型与意境的和谐统一,并通过语言关系与节奏的调整达到理想的妙境。

美之为美,在于它拥有吸引智者和爱的光辉。“画若不能领人向上向善就没有意义,美不是一种概念公式或某些人制定出来的一种模式,美是能穿透心灵的一种东西”,杨飞云认为内心没有美感应羞于当美术家。他没有浮于真善美的表面教化,而是将其落实到画里画外切实可感的人物身上,一如他在自述中所说:“我画了这么多年画不是为了把真、善、美、崇高、神圣这些词用上去,我一直在做的是要表达人与人的信赖,通过对艺术的研究达到自己的信仰。”这正是他心中艺术真正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是古典绘画令他神往的根本原因所在,“我很赞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我能从画中感觉到一种可信度和分量感,一种神性的力量”。因此,在杨飞云的作品里总能从真实的人当中寻找到神性的品质,有一种令人崇敬的东西,带有超然的美感和宁静的意境。

杨飞云的作品色彩庄重,格调高雅,气息唯美。邵大箴曾这样评赞:“他巧妙地运用对比与和谐的辩证关系,使各种绘画因素综合成一种似乎离现实很近而又有相当距离的境界。”杨飞云则喜欢引用巴赫对音乐的理解来传达自己绘画的理想——“音乐是赞美上帝的荣光和人类心灵的欢愉”。他在《永恒的瞬间》中这样写道:我渴望将生命中无数短暂的、转瞬即逝的美好在画面上留住,将自己的学养,将我捕捉到的性灵之美升华到一种神圣的境界,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不敢说,但我会一直这么追求下去。

寻源问道见真知

油画艺术在文艺复兴背景下,汲取希腊人“静穆”、“崇高”的艺术理想并深受基督教神学的浸润,在探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规律和生命奥秘的驱力下,经由经典大师的感性体验而得到了最完美的表达。如果说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那么,经典艺术所焕发的永恒魅力无疑承载了人类审美的共通性,它超越时空,突破地域和种族的限制,历久而弥新,成为人类仰望的永恒发展的人文精神。

油画在中国历经百年积累和五代优秀艺术家的传承与探索,经由本土文化的培育和外来文化的滋养,如今已是枝繁叶茂流派纷呈。“从横向来看,无论是从事的人群还是探索的范围,中国油画都可称得上是油画大国。从最写实到最抽象、从最古典到最现代,从流派到风格、样式,绘画上各种各样的可能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杨飞云也有他作为古典写实画家的深层忧思:从纵向来看,我们和油画历史上经典时期最辉煌最高端的水准,还有很大的距离。古典写实是一种具有永恒价值且表现力极强的绘画品种——“古典是根,写实是最基本的衡量艺术标准的准则”,然而在现代绘画日益多元化的艺术潮流中,古典油画这一“通过精湛的技艺来比附上帝创造万物时无法企及的精神境界”的艺术形式正随同信仰的迷失而日沉大海。

“我们缺少的是精神信仰和精神信念。现在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它不可企及的并不是技术和人文,而是宗教精神。如米开朗琪罗的绘画,达到了像上帝在创作那样的境界。”在杨飞云看来,古典主义精神是一种崇高的象征,它来自于历代的文化精髓,不会因为某个时代价值标准的紊乱而中断其历史的延续性。而古典艺术也并不是单纯指西方某个历史年代中所标明的那段艺术,而是指一种以古典精神为创作源泉所从事的当下艺术。他从油画语言的“本源”上和油画内涵的“本质”上吸收西方油画的精华,并坚信历史上精湛的技巧是由伟大心灵的需要创造出来的,那种超凡的表现力是通过超越的绘画能力承载的。“我们油画历史上非常伟大的画家,比如董希文的经典作品,从技术上我们或许可以超越,但从时代感和精神性上,是很难超越的。”

中西方在艺术审美上达成默契,一致将绘画分为两大简类,一类是马戏团式的“悦人眼目”,一类是宗教式的“震撼心灵”。杨飞云追求并呈现给我们的无疑是后者。真、善、美不仅是他艺术创作的理念,同时也成为他艺术教育的核心,“以美育代宗教”是他作为中国油画院院长担负在肩的历史责任,“在当代多元互补的文化格局中,正本清源,致力于对传统的继承、对自然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追求纯正的艺术审美原则和价值标准。”他以“寻源问道”的学子精神不断探询艺术生命的本源,仰问天道大美的价值所在,以期油画艺术在美育的社会性上走在前列,走到一个高度。

“艺术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和精神的提升而存在的。美术的根本意义是用绘画技术来表达美感。美感是发端于心灵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动”。这是杨飞云带给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和美的感动。

纵横中西织文脉

中国艺术史上,与儒家思想精髓“知其两端,用乎其中”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的是宋以后的中国文人画。两宋宫廷绘画登上“东方写实艺术的巅峰”之后另择一途——画艺追求似与不似之间:太像,媚俗;不像,欺世盗名。与此相应的西方艺术,则由古典写实与现代主义之后的纯抽象占据了艺术两端。“嫁接到一块儿,才算完整”,杨飞云持有广纳博取的艺术视角,“写实油画在中国有这样的生命力,从深层次看,也是因为它内蕴着对中国文化格局的补足。”审美上,中国人讲究意境,强调形神兼备、以形传神,“笔笔生发,气韵生动”,这同样契合于写实绘画的意境表达。“中国古诗词与写实绘画在根源上也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描述具体物象表现形而上的抽象意义。”以中国1500年前的画论来评判油画,是完全不矛盾的。

形异质同的中西方艺术,使得中国人快速掌握了油画这一世界性的绘画语言,“由19世纪切入向两端发展,从最写实的,到最抽象和表现的,都有了一个完整的研究和借鉴”。杨飞云从人本角度分析了油画在中西方的不同演变:西方人的思维是科学理性的,油画600年的发展历史经由他们的人文、思潮、哲学、科学和社会变革的洗礼,具有了理性与精神性、审美性的统一,讲究体积、色彩和光的变化。而中国人在艺术上的情感、品味、想象力、审美方面,释放出东方人的情怀和创造力,创作出不同于西方文脉的艺术格局。空灵和文雅是典型的中国气质,悟性、灵感、心性和品位是优秀艺术家必备的素质,兼容并蓄则是我们深厚文化底蕴中透出的自信和活力。

“每个时代的人都力图用自己的角度和形式去接近那神圣的真理”,油画艺术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解放以来,从视觉审美到政治和实用美术,它已涉及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油画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色彩、造型等立体的表现力,以承载新时期的社会生命力。“写实绘画的社会功能比较强。交流起来容易,但容易流俗,搞不好就平庸、低俗。”然而真正伟大的绘画,都是达到了绘画技艺和文化意境上的双重高度。像中国古代写意山水所致的天人合一的妙境,与欧洲古典写实油画所崇尚的“人神合一”的神性,都是人类历史文明中永恒的经典艺术,是后世无法超越的。

时代给予我们审美上的开阔,整个世界一体化的碰撞使我们以更包容的态度来对待艺术流变。从西方油画在19世纪末接受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一直到现代主义对东方艺术的主动吸收,以及中国画在油画介入后百年来的长足进展,似乎都在印证着“人类互为肢体、相互造就的奥秘”。在享受不同艺术带来的荣光之时,我们似乎更应铭记杨飞云的大美精神:“感谢造物主,给我们提供了如此缤纷绚丽深沉广博的自然世界,内里深藏井然有序的规律,外有瞬息万变的勃勃生机,丰丰满满的不缺少什么,供我们探求和寻找想欲的一切。”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雪为峰。杨飞云,他是一位觉者,他在攀登的路上,他传播着真善美的种子,他有一颗仰望的心:我想其实全世界的人类不管做任何一种事情,科学也好,政治也好,艺术也好,文化也好,目的不就是一个,让人过一种更光明或者更正确的生活或者更高级幸福的生活。